2023年6月

擁抱生命中的「不常」

      時光倒流,讓我們回到2020年1月22日下午3時30分那一刻,放學鐘聲響起,同學、家長和老師都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迎接農曆年假,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個大規模疫症正在爆發,大有山雨欲來之勢。正如大家所料,教育局於3日後(1月25日 年初一)宣佈,中小學、幼稚園和特殊學校把假後復課日延遲至2月17日(即正月廿四),意味着這個農曆年假將會比往年延長約兩個星期。

       消息一傳出,全港中小幼學校、學生和家長們便迎來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經歷接近3年的起伏不定的上課模式,時而停課,時而全面視像課,時而同時進行視像與面授課;耳筒、手機、平板電腦、手提或桌上電腦都變成了學生必備的學習工具;更重要的是,在家中這個小小空間,家長要協助小朋友上視像課之餘,同時自己還要在家工作。經過共1082天的「非常」學習生活,我們學校終於在2023年1月9日正式回復全日制上課模式,並重啟大部份課後活動。

       這段特別的經歷啟發我們思考一個有趣的問題:甚麼是「常」?「常」有「恆久、經常」之義,可以是指符合某種標準、期望或習慣的狀態或行為,例如「日常」、「常規」、「常識」、「常理」這些詞語中的「常」大抵都是這個意思。「常」使人想到「舒適區」(comfort zone)。舒適區中有行之有效的常規,使大部份人有各自的角色身份,有相當一致的共識,處事能知所進退。如果可以的話,大多數人都會希望自己能一直活在舒適區中,畢竟誰不想過着安安穩穩的生活呢?但是,生活總喜歡給人「驚喜」。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會冒出一些「小不常」、「中不常」,甚至是「大不常」。「小不常」可以是指上班、上學的繁忙時間,升降機來回上落兩三次,裏面總是站滿了人,使你老是擠不進去,於是遲到了;「中不常」可以是指早上天文台發出紅色暴雨警告,小朋友突然不用上課,家長匆匆地安置好子女後,急急忙忙去上班;「大不常」可以是指全人類面對一場肆虐了兩年多的疫情,生活中的「常」皆被其所顛覆,於是手忙腳亂起來。

       「常」與「不常」是對立的嗎?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我們卻又見兩者經常互相趨向。時移世易,昨日的「常」可能變成今天的「不常」,今天的「不常」可能又變成明日的「常」。例如,從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幼兒眼中來看,戴口罩與不戴口罩,哪個才是「常」?對於疫情爆發後才就讀小學的學生來說,半日制上課與全日制上課,哪個才是「常」?對於學校來說,從疫情前的「教育常態」,到疫情期間的「教育新常態」,乃至後疫情時代的「全面復常」,究竟哪個才是我們需要的「常」?在不同的情況下,「常」是變幻莫測的。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是好?我嘗試從三個層面去探討這個問題。

       第一個層次是保持生活中「常」與「不常」之間的平衡。形式上的「常」是外顯的,是與外界相連的。我們根據身處的環境,建立生活常規是重要的。例如學生按照上學時間作息,因為這是一個群體共同活動或生活的安排,故大家必須遵循這套常規,以便各人都能有所依從,學校能夠正常運作。但是,正如天氣總是「不似預期」,我們的生活也總有「意料之外」。形式上的「常」同時也具有不完全自主的這個特性,其他人或物的每一個微小改變也可能為我們帶來「不常」。我們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加入「不常」元素,令自己刻意面對不同的變化,讓自己做每一個決定時可以「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例如,同學可以選擇用不同的路線上學,或者提早十分鐘回校,這些小小的「不常」,可以讓他們在途中遇上不同於平時的人物和風景,接觸更多經歷;又例如,我們學校於星期五設立「留白」時間,這個安排正正想為同學的校園生活加入一點「不常」,讓同學們和家長學習靈活地安排課餘時間,有更多時間、更自由地體驗不同的生活。我們活在「常」中,同時也要有意識地為自己安排「不常」。這樣才能使我們遇上「不常」時,有更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經歷去應對。

       第二個層次是以「常」的心態看待「不常」。心態上的「常」是指平常心。有別於形式上的「常」,心態上的「常」是內在的,是可以自我修煉的,是可以靈活變化的。有些人經常接受不了事情不如自己預期般發展,例如有人會因為生活物品不是排得井井有條而感到不舒服,又例如有些小朋友會因為爸爸沒有按時回家陪他們到公園玩而大發脾氣。平常心不是指我們要求自己盲目地忍受一切,接受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合理情況,而是指我們可以冷靜地接受「不常」情況的出現,並且作出合適的反應。以上述例子來說,看到物品沒有排成直線而感到不舒服時,大家會否反過來想想,每個人對「整齊」的標準都不同,為甚麼總是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爸爸沒能遵守約定,小朋友可否能以同理心思考爸爸的處境?可否會想想如何跟爸爸約定下次去公園玩耍?正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以平常心看待「不常」,有助我們看到事情的多面性和更多的可能性,從而好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意外」。

      第三個層次是以價值觀上的「常」面對「不常」。我們提到要以心態上的「常」面對「不常」,例如以開放的態度接受「不常」變成「常」;面對「不常」時能保持冷靜,能有自己的底線,絕不盲目地忍受;甚至可以針對這些「不常」的情況,提出自己的建議,以作改善。以上種種,絕非是輕而易舉的事,重點在於建立一套價值觀上的「常」。價值觀是需要透過長時間的沉浸、持久的學習來建立的,每個人形成的核心價值,皆與其家庭、社會,以至整個世界互相緊扣連接。在成長過程中,大家給予的、得到的、尋找探索的、矛盾碰撞的一切一切,讓我們確立一套對待自己的生命和對世界各種事物的核心價值觀,再而把這套核心價值於生活中實踐出來。天主教學校嘗試從「生命、家庭、義德、真理和愛德」這幾方面建構同學們的核心價值觀。學生們在變幻莫測的未來中,踏着這片堅實的價值土壤,內心秉持着恒定不變的信念,即使要面對生活中再多的「不常」,也定能作出正確的決策,內心充滿着平安和喜樂。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節聖經:「你教導孩童應行的道路,待他老年時也不會離棄。」(箴言22:6)作為小孩子生命中的燈塔,我們必須要教導他們學習生命中的「常」,建立生活常規,融入社會。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必須要教導他們如何面對生命中的「不常」,給予他們支持與鼓勵,使他們勇敢積極地、永不放棄地擁抱生命中的變化和挑戰。

楊順校長